·20世纪30年代,林徽因在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家中。(于葵供图)
“外婆称得上是
一位有勇有谋的新女性。”
作者:许晔
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有个印象特别深刻的场景:一次,她去给外祖母扫墓,碰到了一名负责打扫墓园卫生的老先生。老先生对她说:“墓园里这儿总是热闹,老有人来。”
那天,于葵在外祖母的墓前看到了不知谁送来的花,花旁放着治肺病的药(林徽因生前饱受肺病困扰),还有一封写给林徽因的信,信封上特意注明“旁人不要乱读”。
“这些年,我的外婆多了不少粉丝。”于葵笑着对环球人物记者说。
今年4月1日是林徽因逝世70周年。
长久以来,林徽因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,人们过去惯于谈论她的美貌与感情生活,如今则更加关注她的才华与精神底色。
去年,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(以下简称宾大)为她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,消息瞬间冲上了热搜,并且中外皆然——在中国范(ChinaFun)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,无数网友用英语、法语、繁体中文热烈赞美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。
许多人重新认识了林徽因,知道她不仅仅是诗人、作家,更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。
随着时间的沉淀,国人对建筑愈发关切。近日,中国建筑师徐甜甜、刘家琨分别获得2025年沃尔夫奖、普利兹克建筑奖,引起广泛讨论。热议背后,体现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关心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首次提出要“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‘好房子’”。
什么是“好房子”?林徽因作为建筑师,或许早有自己的答案。用于葵的话来说,林徽因“格外关注居住在建筑里的人”。